堅強,是最好的哀悼

原標題:堅強,是最好的哀悼

輕輕放下一枝花,溫暖你的去路

河南商報特派雅安記者 陳亮/攝

昨日8時02分,為蘆山地震遇難者默哀。生活還要繼續。活得更好,才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河南商報特派雅安記者 陳亮/攝

河南商報特派雅安記者 王向前

昨日8:02,四川為蘆山地震遇難者哀悼。

3分鐘,180秒。蜀中大地,萬物凝咽。

我們為196名遇難同胞致哀,包括那些抗震救災中犧牲的戰士和志願者。

我們也祝願失蹤者,奇跡發生,完人歸來。

生活會有新的開始。在以後的日子裡,受傷的雅安,需要一個恒定溫度。

哀悼

淚水再次長流

昨日上午8:02,一聲聲警報聲響徹川蜀大地,混合著汽笛聲、喇叭聲。

震毀的蘆山縣政府院落裡,四川省“深切哀悼‘4·20’蘆山7.0級地震遇難同胞”儀式按時進行。

胸戴白花的人們,低頭佇立,默默哀悼。

雅安市區街頭,正在行駛的各種車輛,突然停下。交警們摘下帽子,立正低頭。行人們沒有一個說話。

哀悼時長3分鐘,160秒。眾多人臉上,不語淚千行。

默哀結束,眾多人排隊為遇難同胞獻上白色菊花。

“我當時就想起那些千裡迢迢趕來幫我們的娃們。他們也是兒女,也有老父老母,為瞭台中水肥清運幫助非親非故的我們,他們有的翻瞭車子,甚至連命都丟瞭。我想起來就揪心的痛。”作為受災群眾代表,參加昨日上午“4·20”蘆山地震哀悼式的凌素珍泣不成聲。

默念逝者,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失蹤者。截至昨日,蘆山地震中還有21人失蹤。

他們尚無音訊。

但我們盼望奇跡出現,願他們早日完人歸來。

悼念,更使得河南商報記者記起其中一位遇難者——志願者汪策。

32歲的她是貴州遵義人,生前就職於成都一傢醫藥公司。

4月22日下午,汪策向蘆山地震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時,在蘆山縣境內被墜石砸中,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26日,載著她骨灰的靈車回到遵義,她被安葬於遵義縣獅子山公墓。

銘記

數字裡有一個個生命

集體哀悼之後,世人將開始新的生活,雅安,也將進入災後重建的新階段。一些活動板房進入選址建設階段,一些村民外出打工謀生。

我們的腦海裡,種下瞭196名遇難者這個數字。其實,除瞭這個籠統數字,我們還應該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截至昨日,蘆山地震累計200多萬人受災,196人遇難,21人失蹤,13484人受傷;農村住房倒塌18.63萬間,城鎮住房倒塌6700多間。

哀悼之前,官方沒有公佈遇難者名單。對此,雅安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室負責人陳果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由於目前災區的主要任務仍是救災,具體的死亡人數和死者的具體信息,會在適當的時機對外公佈。

有學者表示,公開遇難者名單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公眾要求信息公開的尊重,更是我國尊重人權的表現。不過,在官方公佈之前,有媒體走訪,披露瞭部分遇難者情況。

名單中,有為救弟弟而趴在弟弟身上死去的小女孩陳宇,有下葬前被父親把名字改為武吉的15歲少年武傑,有用80歲老父的棺木入葬的兒子楊興軍,有長大想當老師的小孩李媛媛,也有趕往災區途中掉下山崖的軍人楊波和李堂東,有為給災區送藥而被飛石砸中的志願者汪策……

“如果說一個生命就是一個世界的話,196條生命就是196個世界。”新京報如此評論。

該怎麼紀念他們?

四川籍詩人王甲乾說——我唯有點亮一支蠟燭,照亮你的去路,好讓你稍稍感到,溫暖一些。

雅安

向恒定溫度靠攏

地震是兇手,災各級學校抽化糞池區人民和遇難者是受害者。

在這場大災難面前,全國乃至世界媒體記者湧入、報道。可喜的是,與汶川地震相比,蘆山地震中,媒體沒有過多聚焦於災難的“八卦和娛樂化”。他們發出的報道,多是傷亡多少,或者所到地方現狀,缺少什麼,災區人民狀態如何。

相比以前的大災難報道,來到雅安的媒體克制和審慎得多。當然,隨著頭兩三天緊急救人場面結束,隨著“頭七”過去哀悼日翻過,這些媒體記者逐漸撤離。他們離開雅安,所在媒體對蘆山地震的關註也在減少。這是媒體的天性。但災區的苦難沒有結束,仍在繼續。

災區重建是個漫長的過程,災區人民心理安撫也需要一個周期輪回,外界的適當關註,會帶給他們無限溫暖。

對此,中國青年報曹林評說道,災難需要社會持續關註和關懷,需要迸發的熱情,更需要守望的耐心。熱點下的輿論場,很多人可能都是被爆炸性信息推著去關註,熱鬧過後,才真正考驗著我們對災難的痛感和對人的關懷。而這,也是在考驗一個社會在救災上的成熟度。

新聞終會淡去,熱點終會冷卻,熱情總要散去,但對災難的悲憫和救助不能弱化,雅安需要一個恒定的關懷溫度。

記者台中清化糞池推薦手記

巴蜀大地好樣的

我們也即將踏上回鄭路程——即使我們堅守到最後一刻,終究要離開。

可我相信,雅安,雅安的人民,雅安的山山水水會永久在我心。我告訴自己,不做健忘的人。

不願意健忘,是因為巴蜀大地的那種精神。他們熱情、樂觀、堅強。

他們在災難中表現出的這種精神,是他們的財富,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災民樂文強,在震後第4天,就已經外出打工,為以後生計打算。他說:“我們不能總等待政府的、別人的救助,我們也要自救。”

即使兩個孩子上學,房子垮瞭,傢產沒瞭,他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未來教育網總裁周志勇同樣講述瞭兩件令他感動的事。

他和朋友帶瞭3萬多元錢到災區發放。

進入一帳篷,一小學六年級女學生居然正在學習,他為之動容,抽出幾張錢塞給她。女學生死活不要。傢長進來同意,她才接下。

而到另外一個帳篷,一四歲小孩子同樣一個人。他給錢,孩子搖頭,說,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這些人,缺吃少喝,卻堅守瞭自己的原則。“這些孩子毫不為金錢所動,太厲害瞭。”周志勇感嘆。

由此,他相信,豐饒川蜀大地,定可早日戰勝傷痛,雄起。

巴蜀大地,好樣的!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vht351dr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